close

  編者按 5月,以“民族團結,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第32個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在天山南北如火如荼地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美好情感流淌在各族人民心中。與此同時,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主辦、新疆社科院和新疆電視臺承辦的“天山大講堂”也在新疆衛視播出,專家學者以講座的形式,向新疆各族幹部群眾講述新疆歷史沿革、民族宗教演變過程,增進大家對歷史文化的共識、加深對現實問題的認識、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並不斷增強“三個離不開”、“四個認同”和“四個意識”(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律意識和現代意識),一起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
  今日,亞心網刊發“天山大講堂”專欄《新疆歷史與民族史講座》第五講——《遼宋金時期的西域》。
  □主講人:田衛疆(新疆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第五講遼宋金時期的西域
  遼、宋、元、明時期應是西域地區民族流動、遷徙、融合、重組最為強勁的歷史階段,漠北草原回鶻人的西遷並定居以及之後元明時期諸多游牧民族的進入,並融入到西域當地居民中,導致天山南北民族分佈格局和文化面貌因此發生巨大變化。
  一、斷碑軼聞
  這裡講的斷碑是指上世紀初考古工作者在今甘肅境內永昌地界境內發現的一塊漢—回鶻文雙壁碑刻。因為其中涉及我國古代回鶻人一些歷史軼聞,故對認識和瞭解古代回鶻人遷徙西域之事記載彌足珍貴。
  回鶻,一稱回紇,我國古籍對維吾爾族先民的稱呼,有“聯合、結合、同盟”之意。漢晉時期的丁零、高車等都是其淵源之一。公元646年,回紇首領吐迷度融合吸收其他部落成員,自稱可汗。744年,回紇可汗骨力裴羅在滅掉後突厥汗國後,建汗庭於鄂爾渾河上游的烏德犍山,回紇汗國建立,唐玄宗冊封其可汗為“懷仁可汗”。788年,回紇可汗頓莫賀派使臣至唐朝,請求後並被允准將族名“回紇”改為“回鶻”。840年,連年自然災害,加上內外矛盾交織,漠北迴鶻汗國解體。殘餘分為三部分散居各地:一支從草原進入中原地區並逐漸融入當地各族之中;另一支遷往甘肅河西走廊,會同當地活動的另一部分回鶻人共同組建了甘州回鶻汗國,遼宋之際復同當地其他流徙聚居的各族相融合,最後形成了今天我國的裕固族;還有一支則西遷西域地區,並分別在吐魯番盆地和喀什噶爾綠洲建立了高昌回鶻王國與喀喇汗王朝。
  公元9世紀中葉,建立於漠北地區的回鶻汗國為我國北方地區另一支強大的游牧部落——黠戛斯人所攻破,回鶻西遷,殘部分別進入天山南北地區,填補了繼唐朝、吐蕃之後的西域地區權力真空,並且在經歷民族的接觸、交流和融合後,逐步發展成為新疆的主體民族——維吾爾族。
  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回鶻汗國時期,回鶻的勢力範圍實際上已經拓展至吐魯番盆地和北庭等地,例如敦煌地區出土的文書中披露,大批回鶻人這時已經在這一帶區域游牧和活動。公元840年,漠北迴鶻汗國覆滅後,回鶻人餘部分若干支向西遷入天山南北諸地顯然是有備而來,絕非偶然。
  在經歷汗國傾覆的陣痛後,回鶻王族龐特勤(應該屬於一個新興的阿跌家族成員)帶領西遷回鶻人先落居於安西(今庫車縣境,唐朝曾於此建立安西都護府)境內的焉耆盆地的草原地區,這裡有充沛的水源和豐盛的牧草,極適宜游牧民族生存和聚居。公元849年,龐特勤自立為可汗,安西回鶻政權建立,隨之派遣使者到唐朝乞封,唐朝遣官員王敏章前往賜封其為“懷建可汗”。“安西回鶻政權”(或稱龜茲回鶻政權),此應為後來的高昌回鶻國之始端,
  唐咸通七年(866年),原駐守北庭(今吉木薩爾)的回鶻首領僕固俊(出身僕固家族)出兵攻剋西州,將散居在這一帶的回鶻人收攏集中在一起,並以高昌等地為府治,取代龐特勤地位,創建了以僕固家族為核心的西州回鶻王國。其政治重心東移,這標志著高昌回鶻政權之正式確立。後來人們習慣於稱之為高昌回鶻或西州回鶻。所謂“托古茲古思”、“阿薩蘭回鶻”等名稱有時亦指高昌回鶻王國。
  自此以後,一直到13世紀初蒙古統治之下,高昌回鶻王系延綿不斷,其活動痕跡不絕史書。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高昌畏兀兒(元代回鶻之譯音)亦都護政權紐林的斤奉元朝旨意率領皇室東遷移居甘肅永昌,原高昌回鶻轄地先為元朝中央政府直屬,後落入成吉思汗後代建立的察合台汗國統治之下,從而標志著高昌回鶻政治統治的終結。
  自回鶻人於唐末落居高昌地區並且創立政權始,歷五代、宋朝、西遼,至元代中葉,高昌回鶻及其政權前後延續時間達五個世紀之久。鼎盛時期的高昌回鶻政權的統轄範圍“東至沙州”,西到焉耆、庫車,南與和田相接,北同伊犁接壤。在此期間,社會平和,領域遼闊,經濟文化皆有一定程度進步。公元981年宋朝使臣王延德的《高昌行紀》對此曾有詳細記載,從中不難看到高昌回鶻政權實際上是一個以回鶻為主體民族的多部落、民族聚居區域,其境內居民除漢族外,還有諸如大突厥、小突厥、大眾熨(仲雲)、小眾熨、樣磨、割祿(葛邏祿)、黠戛司(今柯爾克孜族祖先)、格多族(吐蕃部落)、予龍族、末蠻等。該地盛產小麥、稻米,種蠶桑、麻和棉花,生產葡萄酒。北庭山間草原上的馬匹極多,瀰漫百裡,以馬的顏色分群,貴族畜群無法詳知其數目。
  回鶻人曾先後崇信摩尼教、佛教和基督教等多種宗教。回鶻進入吐魯番盆地後主要信仰佛教,當時境內有佛寺九十餘所,寺中收藏《大藏經》等佛教經籍,在王族顯貴支持下,該地區打鑿修建了很多石窟寺,壁畫內容十分豐富,有些則明確題記系某王某家族捐造,規模甚壯觀。
  關於回鶻的歷史,漢文史籍相關記載非常豐富,其中,立於元朝時期的上面提示的回鶻—漢文合璧的《高昌王世勛碑》更是最為詳盡的記錄。
  二、馬赫穆德·喀什噶里的故事
  喀喇汗王朝是由漠北迴鶻西遷到蔥嶺以西的一支,再聯合當時在這一帶地區活動的其他民族和部落聯盟,如樣磨、葛邏祿等創建的一個地方政權。一譯“黑汗王朝”。據說汗國的創始者名叫“毗伽闕卡迪爾汗”。大約公元880年前後,卡迪爾汗死後,二子分領其部眾,長子巴扎爾建都於八拉沙袞,就是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托克瑪克。自稱阿斯蘭·喀喇汗(意為“獅子汗”),是為正汗;次子奧古爾恰克建都怛邏斯城,自稱博格拉·喀喇汗(意為公駝汗),是為副汗。當時的喀什噶爾一帶也歸其所屬。893年,喀喇汗王朝的副都怛邏斯由於在同西亞強大的薩曼王朝的戰爭失利而淪陷,駐守該地的副汗奧古爾恰克於是率領部屬遷首府至今天的喀什噶爾城。
  這一時期,中亞地區已經信仰伊斯蘭教的由塔吉克人建立的薩曼王朝與喀喇汗王朝交往十分頻繁,伊斯蘭教開始傳入喀喇汗王朝境內。相傳最初將伊斯蘭教傳入喀喇汗王朝域內的是一位名叫納斯爾·本·曼蘇爾的中亞薩曼王朝的皇族成員。原來此間中亞薩曼王朝出現內訌,薩曼王子納斯爾·本·曼蘇爾潛逃到喀什噶爾地區,投靠於統治該地區的喀喇汗王朝副汗奧古爾恰克門下,奧古爾恰克遂冊封其為阿圖什地區的行政長官。過後不久,納斯爾·本·曼蘇爾利用這層關係,施展“牛皮巧計”,即提出修建一座牛皮大小的寺院的要求,並使一貫敵視伊斯蘭教的奧古爾恰克同意了他修建清真寺的要求,他回到阿圖什後立即宰殺了一頭黃牛,把牛皮割成細條聯結起來圍了很大一塊地,在上面修建了一座大清真寺——阿圖什清真寺,這是新疆歷史上第一座伊斯蘭教清真寺。這個故事見於一部成書於蒙元時期的賈瑪爾·喀爾施編撰的《蘇拉赫詞典補編》的穆斯林史籍。
  納斯爾之後又將奧古爾恰克的侄子,也就是毗伽闕·卡迪爾汗的孫子薩圖克發展為穆斯林,薩圖克應是喀剌汗王朝第一個接受伊斯蘭教的王室成員。薩圖克後來率眾打敗了叔父的軍隊,占據喀什噶爾城,自稱“博格拉汗”。為了順應建立強大統一的汗國的政治要求,薩圖克·布格拉汗上臺後,在其境內強制推行伊斯蘭教,後來,又宣佈伊斯蘭教為合法宗教,迫使王公顯貴改宗皈依。公元10世紀末至11世紀初,在經過曠日持久的“聖戰”後,薩圖克·布格拉汗打敗毗鄰佛國於闐,進而使天山南部皆處在伊斯蘭教影響之下。
  喀喇汗王朝顯貴帶領其部屬信仰伊斯蘭教始開回鶻人皈依伊斯蘭教之先。在此之前,回鶻人曾信仰過摩尼教和佛教,對於西域佛教文化的廣泛傳播作出過貢獻。所以,這是西域地區宗教演變史上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喀喇汗王朝時期,內地分為宋遼金各王朝,喀喇汗王朝諸汗與中原地區諸朝皆依舊保持著十分密切的交往,其王自稱“桃花石汗”,即“中國之汗”。在《突厥語大詞典》中隨附的圓形地圖中,作者將當時的中國分為“上秦”、“中秦”和“下秦”三部分,所謂上秦為北宋,下秦是遼朝,自稱下秦,即喀什噶爾一帶區域。公元1009年,喀喇汗王朝派出使臣向宋朝進獻方物,1063年,宋朝冊封喀喇汗王朝可汗為“歸忠保順垢鱗黑韓王”。所謂“黑韓”也即可汗或喀喇汗之意。
  喀喇汗王朝時期的箴言式著作《福樂智慧》一書中曾如此記道:“倘若契丹商隊的路上絕了塵埃,無數的綾羅綢緞又從何而來?”
  這裡就極為形象地表述了當時喀喇汗王朝同中原地區密切的經濟貿易交往。
  喀喇汗王朝時期,天山內部地區的經濟文化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其域內產生了諸如《福樂智慧》、《突厥語大詞典》這樣偉大的著作,它極大地豐富了祖國的文化寶庫。
  《福樂智慧》(Kudat-Kubilik)是一部用回鶻文寫成的勸喻長詩。作者玉素甫·哈吉·哈吉甫出生於中亞地區的巴拉沙袞(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瑪克)。晚年移居到喀什噶爾。是喀喇汗王朝時期著名的詩人、學者和思想家。公元1070年逗留喀什噶爾期間,他用了近兩年時間撰寫了本書。該書本名音譯為“庫達德庫比力格”,意為“給人們帶來幸福的知識”。採用雙行詩體寫成。共85章正文,3個附篇,2個序言,計13290行。作者通過所塑造的4個人物形象:國王日出(代表公正和法度);大臣月圓(代表幸運);大臣之子賢明(代表智慧)和隱士覺醒(代表知足和來世)之間的對話來說明或闡述觀點和道理。內容極為廣泛,不只涉及政治、經濟、法律、軍事等社會生活各個側面,諸凡哲學、論理學、語言、文學、歷史、宗教、邏輯學、數學、醫學等學科無不言及。語言精練優美,詩歌、箴言內涵豐富,充滿生活哲理。該書寫作過程中充分吸納了同時代東西方文化中的成果。是維吾爾等操突厥語諸民族文學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突厥語大詞典》(Divanlughatitt*rk)是喀喇汗王朝時期的馬赫穆德·喀什噶里用阿拉伯文編寫的一部有關中世紀突厥語詞彙研究的語言學著作。
  馬赫穆德·喀什噶里是喀什噶爾人,他出身於喀喇汗王朝王族,受過系統文化教育。鑒於當時阿拉伯語言在該地區影響越來越大,為了繼續發揚和保持突厥語的主導作用,他決心編撰一部用阿拉伯語註釋的突厥語言詞典。於是,他用十多年時間走訪了西域和中亞廣大地區操突厥語的民族和部落,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調查資料的基礎上,1074年在巴格達城完成了這部長達8捲的宏篇巨著。《突厥語大詞典》共收詞目7500條。內容涉及天文、地理、民族、宗教以及文學詩歌和生活習俗等各個方面。作者經過對各種語言特征以及之間異同的比較和研究,對每一個詞語用阿拉伯文進行註釋解讀。是探討研究喀喇汗王朝時期歷史和社會風情的百科全書。該書傳世孤本後來在土耳其發現,並於1914年至1916年出版問世。現有多種譯本。
  三、昆侖山下的尉遲家族
  位於昆侖山北麓的於闐地區(今和田)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從已發現的古於闐文、古藏文以及漢文史料揭示:漢魏以降,直到唐宋時期,統治該地區的都是一個姓尉遲的家族。公元9世紀以後,於闐地區擺脫了吐蕃人的統治,公元912年,其王尉遲裟跋婆繼承王位,“自稱唐之宗屬”,以唐朝國姓李氏為姓,名李聖天。這一時期的尉遲政權被稱為李氏政權。在敦煌莫高窟第98窟也發現了李聖天與其妻的壁畫像,上面寫有“大朝大寶大聖大明天子”,從而論證了尉遲家族在於闐地區政治統治的真實性。
  事實上,至李聖天在位時,大唐王朝已不復存在。而他卻自稱唐之宗屬,證明兩地之間的關係由來已久。李氏家族同河西地區的曹氏家族關係密切,李聖天曾娶曹義金次女為妻,而把三女兒嫁給了曹義金之孫。敦煌壁畫中存留李聖天與其皇后曹氏等供養人11身,第61窟東壁繪有於闐公主等女供養人4身。據《新五代史》中記載,於闐李聖天“常樓居”,主處名“七風樓”,且面向東方,反映了他對歸屬於中原中央王朝的嚮往,及內地漢儒文化對於闐地區的巨大影響。後晉天福三年(938年),李聖天派遣使臣檢校太尉馬繼榮朝覲,後晉封馬繼榮為鎮國大將軍,並於同年遣張匡鄴、高居誨出使於闐,冊封李聖天為“大寶於闐國王”。自稱與中原朝廷的關係是“甥舅關係”。自此與內地關係密切。
  當時“大寶於闐國”控制的範圍西抵疏勒,東至且末,北接大漠,南達昆侖。該地朝野上下篤信佛教,文化昌盛,至今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壁畫中還留有於闐國王當時拜信佛主內容的畫面。11世紀初(一說1006年),在經過從962年開始的喀喇汗王朝發動的針對於闐佛國的長達30年的“聖戰”後,尉遲家族統治的佛教王國終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喀喇汗王朝攻破兼併。
  四、契丹人耶律大石
  契丹,系中國北方古代民族名稱。祖源出鮮卑宇文部。最初游牧活動在我國東北的西拉木倫河以南地區。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出現在史書中。唐朝末年,首領阿保機統一各部,公元916年阿保機稱帝,國號契丹,後來複改為大遼。契丹,作為中國北方地區的統治者,與周鄰各族保持著十分密切的聯繫與交往,對於北方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許多傳統戲劇作品中,現在依然保留著不少以宋朝與契丹關係為內容的劇目。其在中國曆史上的深遠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遼朝統治時期,西域各地也與其保持著一定的交往與聯繫。並且當時天山南北各地已經有契丹人活動遷移的痕跡。但是契丹人對於西域史的巨大作用和影響則始於由遼皇室後代耶律大石在中亞建立的西遼政權。
  據《遼史》記載:耶律大石,字重德,為遼朝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的八代孫。史稱他“通遼、漢字,善騎射”。
  天慶五年(1115年)29歲的耶律大石考中進士,“擢翰林應奉”,不久復升為翰林承旨,在契丹語中將“翰林”稱為“林牙”,所以在一些史書中將其稱之“大石林牙”或“林牙大石”。
  耶律大石所在的年代是遼朝衰亡的時期,他曾就任過遼的地方刺史,後因功而升任遼興軍節度使(駐地在今河北省盧龍縣),此間1116年,遼朝皇帝天祚帝徵女真阿骨打失敗,金軍先後攻占遼朝的東京(遼寧省遼陽市)、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中京(今內蒙古寧城縣),天祚帝逃出南京(今北京)至山西境內的西京雲中(山西省大同)等地,因皇帝不見蹤影,駐守南京的耶律大石等遼朝大臣們擁戴遼朝秦晉王耶律淳為帝。建“北遼政權”,後耶律淳病死,耶律大石率部重歸天祚帝,遭受帝之猜忌。後受帝之指令帥兵攻打金軍,兵敗為金朝俘獲,又被迫親自領兵攻打天祚帝,遭皇帝進一步遏制。後帶領大軍重回歸遼朝,所以為遼帝所不信。
  因為在攻打金軍的戰略上與天祚帝不同,耶律大石帶領族屬200人於保大四年(1124年)殺死遼朝官吏蕭乙薛和坡里括,離開天祚帝出走西北,至漠北草原的可敦城修城駐軍,自立為王,設置了“北、南面官屬”,可敦城位於外蒙古的土拉河西岸巴彥諾爾附近,這裡古代曾為回鶻汗國所建的宮城。遼朝建立後為西北招討司的所在地,耶律大石至此召開“七州十八部”大會,招兵買馬,“遂得精兵萬餘,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松漠以北舊馬,皆為大石林牙所有。”
  共數十萬匹,奠定了雄厚的軍事實力。經過深思熟慮後,耶律大石決意向西部擴展其勢力範圍,因為當時中亞和西域各地的數個地方政權(喀喇汗王朝、高昌回鶻王國)都處在內亂中,勢力都比較弱小。耶律大石試圖通過兼併戰爭建立更為強盛的軍事和物質基礎,然後再收復被金朝占據的故地。
  1130年,耶律大石按照契丹古俗,殺青牛白馬祭告天地、祖宗,整旅西行。他率軍隊進入謙河地區(今葉尼塞河上游)的吉利吉思國,並向這裡的部族發動進攻,繼而繼續西征,越過金山,進入翼只水(今額爾齊斯河)和葉密立河(今額敏河)地區。
  耶律大石西征軍在葉密立(今額敏縣)修築城池,建立根據地,招撫當地操突厥語各部族,該地水草豐美,氣候涼爽,宜於放牧,但是處於高山、沙漠包圍之中,地面較小,不可能長期供養一支強大的軍隊。於是,耶律大石決定繼續向西擴展勢力範圍。隨後率其部眾踏上西遷的征途。在攻下高昌回鶻後,將其勢力範圍向西延伸到中亞地區。1131年,占據喀喇汗王朝重鎮——八拉沙袞,創建西遼政權,一稱“喀喇契丹”,“喀喇”意為“黑”,故漢文又稱“黑契丹”。西遼建立後,耶律大石便開始四處征伐,他擊敗喀喇汗王朝西部政權以及塞爾柱王朝聯軍,又將喀喇汗王朝東部要地喀什噶爾、於闐等地收歸其治下,西遼成為中亞霸主,眾多民族成為其附庸。其統轄範圍西南至阿姆河,西北至巴爾喀什湖,東包蔥嶺以東各地。耶律大石仍沿用遼朝政治制度管理政事,使用漢儒文化,篤信佛教,但是不排斥其他宗教,賦稅較輕,因而,這一時期,中原漢儒文化在中亞獲得一度光大,“契丹”這一名稱時至今日仍成為中、西亞及歐洲部分語種人稱呼中國的代名詞,就與契丹人建立的西遼在中亞地區的活動和政治統治有關。
  西遼對西域諸地的統治維持的時間很短,蒙古族興盛後,活動在阿爾泰山脈南部的乃蠻部落被蒙古所滅,該部落王子屈出律逃入西遼境,採用手段篡奪了西遼王位,西遼政權名存實亡。契丹王族淪為屈出律傀儡。至末王直魯古執政時期,昏庸無道,政治黑暗,導致朝綱混亂、屬眾管理失控,蒙古西征,遂被其所滅。
  五、正確認識西域境內的割據政權
  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我國各民族為之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這裡涉及如何正確認識和看待新疆境內古代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問題。
  (1)我國境內歷史上地方割據政權產生的原因,大致都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差異性、中原政局動蕩、中央王朝比較弱有關聯;
  (2)西域地方政權首領自稱為中原王朝的延續或者組成部分。例如喀喇汗王朝時期的重要著作《突厥語大詞典》作者就在其書中自稱為“秦”或“桃花石”,亦即“中國”之一部分就是證明。這些少數民族建立的割據政權作為我國境內的地方政權,其歷史自然應是中國曆史的組成部分;
  (3)即使西域局勢動蕩時期,天山南北各地的地方政權同中原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都沒有中斷。  (原標題:天山大講堂:新疆歷史與民族史講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c81wcxys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